来源:澎湃新闻
【资料图】
“天人之间”——旅法艺术家叶星千作品展2月25日下午在上海中成智谷创意产业园的成美术馆开幕,专程从巴黎赶回上海的叶星千(右三)与观众们在作品前合影。 本文图片均由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摄在画布中央,借用一个挡片,在作画之初预留出一个天窗,画作完成后,精细的白色界限内呈现出的是一幅“画中画”,让观者仿佛推开一扇窗户,从原画中找到了另一片天空,又仿佛是进入到平面绘画难以企及的三维空间……
画在油画布面综合材料之上的“窗户系列”作品之一《重回时光》2月25日下午,温暖的阳光从不同角度折射进上海中成智谷创意产业园的成美术馆,在此开幕的“天人之间”——旅法艺术家叶星千作品展的43件作品中,除了水墨宣纸“影与像系列”、“线条系列”作品之外,画在油画布面综合材料之上的“窗户系列”、“色系列”作品引发观众的强烈好奇心:原来中国水墨在画布上也能产生这样既不同于宣纸、也有异于油画的晕染效果。这些创新之作的出现,其实与画家的个人经历有关。叶星千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他出身于浙江乐清的一个雕刻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对传统手工艺制作和书画艺术发自内心的喜欢。小学时,有次帮班里50多位同学“代笔”绘画作业,尽管每幅都不一样,但还是被美术老师发现并教育了一番。读高中时,父亲为了给他买上好的宣纸,徒步几十公里去雁荡,当时一张宣纸要卖一角,而父亲种地一天才赚1元。
19岁那年,怀着对欧洲艺术殿堂的憧憬,叶星千独自离开家乡,从上海启程前往巴黎求学。为了生存,他曾在圣安东尼弗堡区一间家具制作坊制作中式家具,还曾经营小生意、做过服装设计师,将微薄薪水中的一部分省下来,每周到巴黎各大博物馆参观充电。
由于在欧洲买宣纸不方便,叶星千凭直觉、经验和激情,开始尝试在西方的油画布上画中国水墨画,通过对画布的不断改良和尝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布面水墨油彩”和“彩墨画法”。有艺术评论家评论他的艺术创新“有效综合了东方的水墨在西方油画布上加以不同材料混合与渲染,交错质地、交错技法、交错文化融合,这是二十一世纪美术绘画创新自立的一个新体系,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视觉和很大的空间想象力”。
1990年,叶星千在斯特拉斯堡举办个人画展,售出自己的第一幅作品。同年,他受上海市政府和上海市美协邀请,在上海美术馆成功举办个人画展,《葡萄国掠影》《升华》等作品引起不小的轰动。2018年,他的5幅作品入藏法国吉美博物馆。2020年,他再度受邀,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办了个人30年回顾展。
此次为期一个月的旅法艺术家叶星千作品展,由法国当代艺术家协会携手巴黎高等艺术文化管理学院(IESA)和索邦法国语言和文明学院(CCFS)共同推出。这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三年之后,法国当代艺术家协会在中国首推的个人画展,也是疫情之后叶星千首次在欧洲之外举行个人作品展。
叶星千表示,上海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包容并吸收了世界各地优秀的艺术文化,因此在这次展览的画册上,特意选择了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和法国赛努奇博物馆收藏的自己的作品,这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中国(上海)观众深度了解,法国国家博物馆是怎样研究挖掘艺术家及其作品、如何判断价值前景、实际甄选收藏的又是艺术家的哪些作品。
展览现场此外,这次展览也从绿、橙、红、蓝、紫等不同色系作品中选了若干新作来沪展出,以呼应疫情缓和之后大家浴火重生、摆脱心理阴霾后发自肺腑的欣喜心情,希望借绘画艺术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我画《无题》这幅黑白水墨画时,脑海里想到的就是乐清的家,有山林、有竹子,透过前景的竹子,可以感受到后面的山、湖和房屋。”年届六旬的叶星千说,现在的自己每天一画就是8个多小时,今后也不会丢掉画笔。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