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春日报-长春新闻网
【资料图】
家住二道区吉林街道沿河社区的74岁居民王秀贤,向记者展示随身携带的“爱心铃”。 毕馨月 摄
近日,二道区吉林街道沿河社区给辖区内有需要的老人发放了“爱心铃”,为老人生活提供了很大便利。小小的“爱心铃”里究竟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近日,记者来到沿河社区一探究竟。
“去年,我刚下楼就摔了一跤,把股骨头摔折了。当时身上没带手机,没办法求救,一直等到有邻居路过,才帮我叫了救护车。今年5月份,社区给我发了‘爱心铃’,现在有啥事我一按铃就行。”当日上午,知道记者来意后,正在院里溜达的沿河社区居民74岁的王秀贤老人就讲起了“爱心铃”带来的种种便利。
“爱心铃”长啥样?说话间,王秀贤就随手拿出了一个8厘米见方的白色“小盒子”。“就是它,别看东西不大,作用可大着呢!”王秀贤给记者展示着自己的“爱心铃”,记者发现盒子正中间的按钮上写着“SOS”的红色英文字母,盒子下端系着一条红绳。“按钮和拽绳都能发出求救信号,平台接到信号,就会立刻联系家人或社区工作人员。最多十分钟,就会有人赶到。”王秀贤老人说,前几天,她和一位老邻居在院里溜达时,对方摔倒了,情急之下,老人按响了自己的“爱心铃”,很快,老人的家属就赶来了。
告别了王秀贤老人,记者又跟随社区工作人员来到95岁居民边桂兰家。老人的儿子谢先生告诉记者,5月初安装“爱心铃”时,沿河社区和平台在他家做过一个测试。从老人按动“爱心铃”,到谢先生接到通知,仅用时不到两分钟。“记者同志,你看,这个‘爱心铃’就安在床头,我坐着、躺着都能够得着,各种情况社区都帮我们想到了。”边桂兰老人说。
既方便安装、携带,又能快捷“响起来”的小小“爱心铃”,现在已经成为社区与居民间搭建“心桥”的有效载体。
说起当初为啥要给辖区30多户独居老人、空巢老人发放“爱心铃”?二道区吉林街道沿河社区党委书记王微告诉记者:“我们一直在组织社区老龄专干、网格长、楼栋长等人,定期对辖区内老人进行入户走访。一来是掌握老人健康状况,二来也是看看他们生活上有啥困难,及时帮助解决。在走访过程中,大家发现,一旦老人摔倒或突发疾病时,就可能有因信息不畅而导致救援不及时的情况发生。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社区集思广益,最后大家一致认为,为特殊人群发放‘爱心铃’很可行。”
有了主意后,沿河社区求助上级街道,并在吉林街道的帮助下,向二道区民政局申请启动了“社区亲情资金”。二道区民政局还依托开展的公益创投项目——“守护空巢老人 赠送‘爱心铃’”,帮社区对接了专业公益组织——二道区智硕福祉养老服务中心,促成了“爱心铃”的发放。“下一步,社区将继续办好民生实事,以实干造福于民、以实绩取信于民。”王微坚定地说。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随着沿河社区主动将智能化服务带进千家万户,养老服务领域的硬招、实招正在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随着这曲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幸福晚年交响曲在沿河社区奏响,“老有颐养”的美好愿景,正在照进现实。
标签: